|
中新網5月24日電 台灣《旺報》24日刊發投稿文章,写了一位大陸學生到台灣做互换生的感悟。该學生暗示,两岸大學的进修民風,让两岸學生在情况影响下具备分歧的特质。可是,他说“将两岸放到同等的位置来對待很多問题”,“全部视線的角度变得纷歧样”。
文章摘编以下:
两岸大學的进修民風,让两岸學生在情况影响下具备分歧的特质,也成长出相互独有的校园文化。来自浙江大學的陈旭斌,這學期行将竣事在台灣島內清華大學的互换糊口,他察看两岸學生在介入讲堂和进修方法上,各有分歧特點。
提起與台灣學生相处的感觉,陈旭斌暗示,他在讲堂上發明台灣學生比力會發問,對付讲课內容不睬解的地方會敢于提出,在进程中也會因此發明新的問题,组成會商。“咱们何处的學生比力习气接管,听懂教员教的工具,可以或许理解就好。”陈旭斌说。
别的,他也认為台灣學生的长处是互助能力强,他提到在大陸一样會有讲堂分组的機遇,但分工的方法凡是不太均匀,“咱们分组3人,常常是一個队长,一個帮队长的人,一個打酱油。”陈旭斌玩笑说。台灣學生则樂于與别人互助,并會按照各自的特长互相分工,令他印象深入。
而大陸的进修方法较讲究循序渐进,教员多會開书单给學生,或是在字幕機,作陈述時拟订标题,赐與同窗大致的标的目的。對付习气這類进修情况的陈旭斌而言,在台灣讲堂上则感觉到纷歧样的空气,有些课程乃至没有教科书,做功课時象是在零根本的状态下本身找資料,他说,“台灣學生读文献的能力、本身找工具的能力,略微利害一些。”
陈旭斌提到,“泡腳藥包,用功”确切是大陸學生的长处,“咱们會有比力高比例的同窗属于藏书楼、课堂和宿舍三點一線的人。”虽健身呼啦圈,然本身不是属于一學期修40學分、很是垂青成就的那類學生,他仿照照旧必定這類踊跃的进修立場。
父亲捐躯 21年後女儿从警
陸军海拔3000米高原查验练习功效
男人在江邊放生80斤蛇 |
|